手機比的不僅僅是出貨量,更關鍵的指標是利潤。手機行業利潤最高的,當然屬于蘋果,它占了全球手機行業70%以上的利潤,其次才是三星。在手機利潤方面,即便三星也與蘋果存在明顯的差距,而國產手機利潤稍好的是華為,其次OPPO與vivo有一定的利潤,小米手機主要靠低端沖量,單靠賣手機利潤微薄。
國產手機大而不強
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2018年,蘋果手機占全球手機利潤的73%,三星為13%,國產手機整體占比為13%。也就是說,國產手機的利潤之和,不足蘋果的1/5,差距太大。
那么,國產手機之間的利潤,大抵又是什么情況?Counterpoin公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數據顯示,華為在全球手機行業的利潤占比為8%,OPPO為5%,vivo為4%,小米為3%。從利潤來看,國產手機依舊大而不強。今年的數據還沒有公布,國產手機的局面可能更為糟糕——隨著國產手機價格戰不斷,內耗不斷,利潤大幅降低。
OPPO和vivo
最明顯的是,今年OPPO和vivo都加入了小米掀起的價格戰,與小米在性價比上對打,導致小米在國內市場難以招架,出現斷崖式下跌。這樣一來,國產手機的硬件成本大幅上升,利潤進一步拉低,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蘋果一部可賺9000元
悶聲發大財的只有蘋果,每年都在上調手機價格,蘋果手機從喬布斯時代的五六千元,漲到現在的接近13000元。那么,蘋果手機的硬件成本上升了多少?其實,蘋果的硬件成本并不高,以蘋果手機iPhone11為例,就被國內用戶瘋狂吐槽,認為材料及工藝都不太好。不過,這并不妨礙蘋果賺大錢,因為蘋果不參與價格戰,反而在用戶心目中造成了“越貴越好”的品牌認知。
事實上,在某電商平臺,蘋果iPhone11的好評度僅為94%,問題集中在發熱嚴重、信號差等問題上,評價遠不及國產手機。一般來說,國產手機的好評度都在96%以上,旗艦機的好評度可達98%左右。
蘋果新機好評度不高
手機行業獲得暴利的只有蘋果,國外媒體公布的數據顯示,一部蘋果手機最高可賺9000元,這是國產手機不敢奢望的,大部分國產旗艦機售價只有3000元左右,拋出留給渠道的部分利潤,可賺的屈指可數。
最近,美國多家科技媒體報道,每部iPhone11 Max Pro的成本約為490.5美元,512GB版在美國的售價高達1499美元,蘋果售出一部iPhone11 Max Pro 512GB版,利潤就高達950美元,折合人民幣6730元。在中國市場,蘋果手機賣得更貴,最高比美國要貴2000元左右。數據顯示,蘋果iPhone11 Max Pro在中國售價高達12699元,折合人民幣1793美元,每部利潤高達9000元人民幣。
蘋果新機采用浴霸設計
蘋果手機利潤之高,從同一款式的定價就可以看出。以蘋果iPhone11 Max Pro為例,64GB版售價9599元(64GB內存的手機,國產手機基本上不生產),256GB售價10899元,512GB售價12699元。僅是內存變化,就有3100元的價格差距,比國產旗艦機整機價格還貴。通常來說,國產手機內存增加128GB,價格貴200元。
國產手機需放棄價格戰
國內企業有打價格戰的傳統,為了搶市場,不擇手段。筆者以為,國產手機必須放棄價格戰,重視利潤,沒有利潤,是沒有未來的。到了今天,簡單的配置堆疊,不是競爭力,不能形成差異化競爭。
目前來看,大部分國產手機都停留配置比拼,售價2000多元的產品,也用高通855系列處理器,并且配置都很高,這樣惡性競爭下去,都給高通打工,都是蘋果的陪襯人。文/徐上峰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蘋果7p支持無線充電嗎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