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癱著對手機點點劃劃,不知不覺天黑了;看完這條就睡覺,一不小心又修仙了。
屏幕熄滅的瞬間,哦豁,又被手機玩了一天。
在無盡的空虛、焦慮中掙扎,明天一定要看一會書,一定要學習一下課程……
實際上,明天同樣的時間,同樣的位置,甚至連姿勢都是一樣的,你癱著玩起了手機。
怎么樣,這是不是你每天的下班影像?
無限循環后,你終于意識到不能這樣下去,于是敲下“怎樣放下手機真正地開始學習?”這個問題,渴望得到廣大網友的幫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但所長之前確實屢屢被這個問題困擾,忍不住怒答一發。
怎樣“放下手機”
上面的問題看似只有一句話,很簡單,但其實它涉及了人類在進化過程中要面對的兩大終極難題!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怎樣“放下手機”?
與其糾結于手機,我們不如稱之為誘惑。因為放下了手機,我們還可以打開電視、電腦,總有一樣東西可以誘惑我們。
所以問題就變成了人類進化的終極難題之一——“如何抵制誘惑”。
事實證明,一切需要靠“自律”、“意志力”的方法,在面對誘惑時,都不靠譜。
所有的誘惑,都是沖著我們的本性、欲望去的,就像世賢無法抗拒艾莉,我們的意志力也無法長期堅持抵御墮落。
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誘惑在你的生活中消失。
為什么戒毒成功的人都蹲過戒毒所?因為只有在那里面才能確保他們搞不到毒品,外面就不一定了。
別笑,觀察一些名人我們就知道,這種看似簡單粗暴、沒有技術含量的方法,往往有奇效。
世界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在創作時有個怪癖。
每當決定要寫稿,他都會把自己扒個精光,讓管家把自己鎖在書房里,沒有成果之前,不許放自己出去。
他覺得,渾身赤裸的狀態能有效斷絕自己抽煙、出去逛逛的念頭,除非自己想被當成變態。
這種極端的做法,很好地幫助托爾斯泰拒絕誘惑,登頂文壇。
但我們并不需要做得那么極端,比爾?蓋茨每年兩次的“思考周”也很值得學習,畢竟這造就了一位世界首富。
在“思考周”的時間里,蓋茨會跑到一個沒有人煙的地方,排除一切干擾,在獨處的環境下進行讀書、反思。
許多顛覆世界的決定,都是在這種遠離外物的環境下做出的。
一切誘惑都無法出現,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力專注在應該做的事情上,而不是浪費在與環境做對抗中。
營造一個沒有誘惑的環境,是我們獲取進步的先決條件之一。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的生活中會有圖書館,學校里會有自習室的原因,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能心無旁騖地學習!
拿身邊兩個同事舉例子,就把他們叫做A和B吧,前陣子兩人同時報了一個寫作的網課。
B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手機不離身,一會刷刷微博,一會看看抖音,一節半小時的課,硬生生被他看到了兩個小時,吸收效果未知。
而A則每節課都能按時聽完,還能做出整版的筆記,在社群里和群友們交流。
一期課程下來,B幾乎在原地踏步,沒有一點提升,以前的在寫作上的毛病有多少還是犯多少,被罵仍然是家常便飯。
A則在各個方面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很快就升職加薪,成為老板看好的主編。
B很不解,于是去找A打探,到底有什么學習上的神功秘籍。
A只是笑笑說,一旦自己學習期間開小差,就必須給女朋友1000元紅包。
除非家里有礦,一般人大概率是不會再去神游的了,違背承諾不給錢,砂鍋大的拳頭見過沒?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想要開始學習,務必要給自己創造一個“無誘惑”的環境條件。
否則就只能像世賢一樣,在一個又一個艾莉的誘惑下,忘記初衷,追求刺激。
我們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不應該被浪費在與“誘惑”的對抗中。
所以,想學習的時候,把手機寄給所長吧。
怎樣“真正開始學習”
說完了如何抵制誘惑,我們來看看:怎樣“真正開始學習”。
與其說學習,不如說我們要“如何變得更優秀”。
進化是我們的本能,而作為靠腦袋征服世界的靈長類動物,我們要變好毫無疑問只能通過“學習”來進行。
所以不要懷疑,你真的是本能地熱愛學習的人,你是真的牛!
但是很奇怪,盡管我們如此熱愛學習,但每逢要和它進行深入交流的時候,我們又總會逃避。
哪怕沒有手機玩,我們也不會想要學習,可能先去洗個澡,然后再去泡壺茶……能選擇的話,總有事情排在學習前面,非常真實。
然后就有了很多所謂的展望目標法、金錢刺激法、向優秀的人學習法……種種方法論,層出不窮。
但是,相信所長,方法始終只是方法,是方法就總有失效的時候。
如果我們不能解決“為什么逃避學習”這個底層問題,再多方法也是治標不治本。
逃避苦難是人類的本能,如果我們沒把“學習=痛苦”這個觀念改掉,那永遠不可能真正開始學習。
只有當你認為,你正在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是成功的,你是幸福的,你才能自發驅動自己向前沖,而不是需要外力強迫。
舉個例子,比如所長自己。
剛畢業那會,所長在一個汽車配件工廠里干活。
但是鐵屑紛飛、火花四濺的生活,顯然不是所長這種偽文青喜歡的,所以自始至終,所長都沒有認可這份工作。
后果就是,每天上班都像上刑,明知道下班要充電學習,但總是回到家就躺到床上,想著緩一緩被煙塵嗆了一天的肺。
在這樣的心態下,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就變成了所長避之不及的魔鬼。
最終下定決心離開那里,找到了現在給大家碼字的工作。
轉行期間,整天整天地看別的公眾號,學習他們的寫作手法,學習他們的選題思路,然后輸出自己的文章,幾乎是睜開眼就在工作。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大約三個月時間,所長沒有感受到一絲一毫來自學習的折磨,反而充滿干勁。
因為這是所長認可的事情,從中汲取到的前行的動力,遠比那些靠外物刺激的方法要大得多。
當然,所長的例子也許不夠有說服力,那咱們來看看魯迅先生的經歷。
曾經的魯迅以為,中國人的病癥在于身體的虛弱,但最終領悟到“學醫救不了中國人”的事實后,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啟發民智的戰爭中。
由此成為中國近代的著名文學批評、思想家,“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當文人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時候的科舉叫魚躍龍門,戰亂時期的思想家叫指路明燈,這些形容無一不有著沉甸甸的份量。
魯迅先生背負的辛苦不為外人所知,但能想到,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日子顯然不會好過。
可他并沒有叫一聲難過,而是頻頻發聲,成為我們現在口中“真正的猛士”。
他為什么能堅持下來?究其原因,不過是他覺得自己的行為,是有意義的。
道理換到學習上,也一樣。
所以,找到那個讓你覺得人生意義所在的事情吧,對于它的學習,相信你不會懈怠,反而會嗷嗷叫著“我要學習”的。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如何成為秀兒?相信這是大家都關心的事情。
你以為優秀的人們,靠的都是自律嗎?并不是的,他們靠的是習慣。
優秀是一種習慣,已經變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當你在想方設法,通過自律甚至自虐來靠近你眼中那些優秀的人時,你其實在離他們越來越遠。
只有找到你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事,再遠離一切誘惑地去學習、完成它,并且把它變成習慣,你才能成為秀兒。
也才能在類似“怎樣放下手機真正地開始學習?”這樣的問題下面,愉快地裝逼。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投資商業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