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一善”作為隨行付的公益踐行組織,意在“日行一善”,通過點滴善舉,真正地幫助到需要關懷的弱勢群體,在詮釋企業責任與匠心的同時,用一點一滴的公益行動,將隨行付的公益精神與愛心力量逐漸積累與傳遞。
多年來,隨行付公益志愿者團隊以實地公益援助為主,通過公益行動實地為山區兒童、留守老人以及弱勢殘疾人等群體帶去了物質上的幫助與心靈上的暖心關懷。這份溫暖的善意背后,離不開隨行付每個人的無私奉獻與積極參與。一張張滿懷感激與善意的笑臉,一句句真情實意的感謝,淚水與希望交織的難忘回憶,成為了隨行付對于公益事業繼續前行的最大動力。
金秋10月,承載著愛的承諾以及全體隨行付人的問候與關切,隨行付“行一善”公益組織志愿者再次出發,并深入到異國他鄉的緬甸,攜手苗圃公益共同開啟“點亮緬校,愛無界”主題公益活動。
在我們的印象中,干凈明亮的教室、充足的教師資源以及現代化的學習設施,是每個學校的標配,但受經濟狀況的影響,在遙遠的緬甸地區還有很多像Lake Inn Kone一樣的學校,Lake Inn Kone,建成于上世紀50年代,僅有的12名教職工需要同時滿足附近15個村子,共計1000余戶家庭從幼兒班至8年級適齡學童的需要。學校里面沒有電力支持,孩子們傍晚學習都是依靠自然界的光源,匱乏教學資源、簡陋的校舍,以及惡劣的學習環境嚴重影響著當地當地孩子的學習。
在了解到當地學校學生的學習困境后,隨行付“行一善”公益組織迅速做出反應,采購太陽能板、LED燈泡、吊扇等諸多的教學配套設施,并組織志愿者親身前往Don Hil Chaung School所在的伊洛瓦底省,實地進行公益援助活動。
因緬甸地區交通狀況復雜,志愿者們驅車12小時才在當地晚上10點抵達資助學校。雖已是深夜,但對“電”和“燈光”期盼不已的學校學生與老師卻依舊在黑夜中等待著志愿者們的到來。并對志愿者們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孩子們真摯與期待的目光,讓人動容。
隨后,隨行付“行一善”志愿者們將提前準備好的太陽能板等教學設施捐贈給學校,并親自參與到電力設備的援助及安裝之中。當教室里亮起第一盞燈時,在場的所有人都露出了興奮的表情。燈光安裝完成之后,隨行付志愿者還與當地孩子們一起玩起了游戲,并燃放了象征美好與希望的孔明燈。
志愿者們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了解到,因為家離學校實在太遠,這些孩子們的上學之路其實十分艱難,最遠的學生需徒步走1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學校,而且為了能在天亮時就開始學習,孩子們往往天不亮就要抹黑從家啟程。孩子們積極陽光的求學態度給志愿者們帶來了極大的觸動,他們鼓勵孩子們要好好學習,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隨行付“行一善”志愿者的眼中,公益不是一件事情,而是長久的堅持。點亮校園是“行一善”公益援助的正式開端,接下來,每一位“行一善”公益志愿者,以及他們身后的每一個隨行付人,都將會持續關注這群堅強可愛的孩子們,用自身的力量對他們的教育之路提供幫助。
此次“點亮緬校”公益之行不僅僅是一次活動,同時也是作為隨行付公益事業的一項長期戰略,是為了號召更多愛心人士參與到公益活動之中,希望在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幫助和價值的同時,能夠帶動更多愛心人士聚焦公益,“日行一善”,讓愛的力量溫暖更多的人群。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旗龍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