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大家中國大陸一共有幾家運營商?很多小伙伴都會說三家,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如果再算上中國廣電的話,那就是四家運營商了。但其實我們國家一開始是有六家通信運營商的,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只剩下了現在三家。
不僅如此,九十年代的時候連這六家運營商都沒有,只有郵電局一家。電信業務是歸郵電局管的,而現在三大運營商的上級主管部門都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縱觀我們國家的通信發展史,每一次合并分家都跟通信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每一次的合并分家都體現了國人的智慧(對于這句話看完全文就能理解了)。
通信運營商的發展雛形
1G時代,就是也是模擬通信的時代,通俗來講都是大哥大的年代。隨著模擬通信網絡在全國范圍建設,模擬通信的局限性也日益披露,于是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應運而生,可有效解決模擬通信技術的發展面臨的難題。
當時,成熟的2G網絡技術標準只有歐洲的GSM網絡和美國的CDMA。那個時候我們國家并沒有能力自研,所以是選擇GSM還是CDMA,就成為了一個難題。
最終我們國家先選擇發展GSM網絡,1994年,原郵電部長吳基傳打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GSM電話。也正是這一年,電信業開始了第一次改革。1994年1月12日,吉通通信成立,后合并到六家通信公司之一的網通。7月19號,電子工業部(原機電部)、電力部和鐵道部共同組建的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簡稱中國聯通。
同年,郵電部成立了移動通信局,次年,原郵電部成立了兩個企業局,即:中國郵電郵政總局和中國郵電電信總局,這為后來的郵電分家奠定了基礎。這是移動和電信的前身。
通信行業發展中的4次重要改革
1998年,郵電部被分拆成兩個獨立的部門,信息產業部成立,郵電正式分家。用現在人的眼光去看當時的郵電分家,可以說這次拆分是所有改革中最為成功的一次。
2000年,電信移動通訊總局分離出電信和移動,準確來說,中國移動成立于4月20號,同年5月份,剝離出部分業務成立了中國電信。其實這次分離重組,埋下了中國移動成為全球最大的通信運營商的種子。
2002年,中國電信被拆分,北方九省一市劃歸中國網通,并且合并吉通成立新的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南方則繼續叫電信。固網業務當時是電信在做,現在北方固網業務就是網通在做了,后來網通合并到聯通,這也就是“北聯通南電信”的由來。
2008年,是奧運年,也是發放3G牌照的關鍵之年。為了不影響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的3G服務,國務院醞釀了史上最大的電信重組。把1994年7月19號成立的中國聯通的CDMA網與GSM網分離,然后中國電信1100億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包括資產和用戶)。這也是通信行業上“六合三”的重要改革。
具體的操作就是:聯通GSM+網通=新聯通。聯通CDMA+電信+衛通=新電信。移動+鐵通=新移動。
4G時代不重組,但更顯智慧
從2G到3G時代,經過這4次重要的改革,基本上形成了移動、聯通、電信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因為移動的基礎比較好,建立一張全世界覆蓋最廣的GSM網絡(沒有之一),以及其他各種原因造成了移動一家獨大的局面。為此在3G牌照發放的時候,工信部把“自主研發”TD-SCDMA網絡交給移動去建設。但是因為TD-SCDMA先天的問題,始終比不上聯通的WCDMA和電信的CDMA2000,所以移動在3G時代是失利的。甚至有人講,錯誤地讓移動獨立承擔建設TD-SCDMA的任務,我們國家的通信行業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到了4G時代,雖然沒有三種網絡制式,都是LTE。但是選擇TD-LTE還是FDD-LTE就讓人犯難了。TD-LTE有著更多的相關核心技術,但是全球只有幾個國家在用,不夠成熟。FDD-LTE雖然成熟,但通信可是命脈行業,顯然我們不愿意把“脖子”伸到人家刀下。
這個時候,就有傳言說為了面對移動的強勢,聯通電信選擇合并,一起建設FDD-LTE網絡,移動則承建TDD-LTE網絡。看上去的確是個好辦法。結合3G時代的教訓,顯然不能再讓某一運營商獨立承擔TD-LTE的建設任務,但是如果TD-LTE的牌照同時發放的話,聯通電信都去跑建設FDD-LTE了,結果還是移動吃虧。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人的智慧就顯現了出來。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運營商發布4G牌照,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均獲得TD-LTE牌照。直到2015年2月27號,電信和聯通才得到“夢寐以求”的FDD-LTE牌照。
總結:至此,除了廣電之外,現在依舊是三大運營商三足鼎立的局面,相互競爭又相互權衡。如今5G時代開啟,攜號轉網業務開放,督促三大運營商能夠給予消費者更好的服務,不知道各位網友現在用的哪家運營商的服務。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新疆信息港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