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對HTC不太友好。主流電商平臺宣布關店,而退出這些主流的電商平臺,也似乎從某個方面佐證了此前HTC正在逐步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
以"一代安卓機皇落幕"為標題的文章充斥著網絡,大家都在用文字唏噓和祭奠這樣一個品牌就此隕落。回顧HTC整個發展路徑,其實大約在2年前,屬于HTC的手機時代就已經終結。在谷歌接手后的HTC,早就沒有了當初的靈魂,而是成為了一個實驗的犧牲品。谷歌收購它,無非是讓它多了兩年茍延殘喘的機會。
HTC退出中國?
5月10日,HTC官微表示出于對中國長期經營策略的考量,將暫時關閉HTC手機京東和天貓旗艦店。大家可以通過HTC官方商城和HTC vive旗艦店購買HTC智能手機及配件產品,并將一如既往為大家提供優質的售前和售后服務。
有網友在這兩個電商平臺搜索HTC字樣,出來的僅有HTC Vive官方旗艦店(HTC 的VR設備專營店)。而HTC中國官網中,在售的HTC手機僅有3款,均顯示"無貨"。而客服稱手機是暫時下架,但是沒有其他信息可透露。
壞消息還不只于此。據HTC最新的財報顯示,4月營收為5.93億元新臺幣,同比下滑71.77%,環比3月降幅為54.85%,幾乎是斷崖式下跌。這也是HTC成立17年來的最低業績。
不少網友在HTC官微下抒發自己的HTC情懷:曾經第一臺智能手機HTC Hero是多么好的一個品牌,如今落此下場只能在嘆息中惋惜!"HD2當年何等風騷,可惜了......"
還有人模仿"今天索尼倒閉了嗎"注冊了"今天HTC倒閉了嗎"的微博ID,可惜它的粉絲只有幾百人。
高光時刻
HTC是第一臺Android手機的發布者,也是第一臺Windows Mobile的發布者,是除了IOS外,智能手機系統的絕對先行者和領路人。說它是安卓機皇,一點都不夸張。它曾經與諾基亞二分天下,在智能手機時代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曾將三星都遠遠甩在身后,其市值巔峰期,曾是僅次于蘋果的手機廠商,更是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手機廠商,其美國市場份額也總是拿下頭一份。
HTC出品過很多經典的名噪一時的智能手機,如HTC Dream、Hero、Nexus One。這些也是被無數如前面所述的網友記憶和緬懷的手機。
成立于1997年的HTC,最初是靠著代工掌上電腦過活,在2000年左右因為為美國康柏代工搭載微軟系統的iPAQ旗艦而聲名鶴起,讓公司扭虧為盈,而這更大的價值在于 通過這次合作與美國微軟搭上了線。
因為在代工電腦期間,HTC發現了微軟系統大量的BUG,并實時向微軟做了反饋,推動了Windows CE的升級。以至于微軟對HTC的印象非常好,雙方的合作升級。2002年,微軟與HTC聯合發布搭載了Windows mobile系統(WP8 的前身)的Pocket PC,這讓HTC在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上占據了先機,快速成為Windows手機的頭部生產商。
HTC隨后借勢推出了O2 XDA(多普達686)這樣驚艷了時代的智能手機,這比蘋果推出第一部智能手機早了差不多5年。
而后的幾年,HTC因為具備制造俱有通信、無線上網、郵件、多媒體等服務的手機的能力,被全球運營商所重視,并且紛紛發來定制手機的橄欖枝——因為這樣的手機刺激用戶的消費翻倍增長,讓運營商們看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于是HTC又進入了定制機的王牌時代,最輝煌的時候拿下了超8成的WM系統份額。
可以說,這幾年HTC大獲成功與喝到微軟系統頭啖湯緊密相關。
在安卓系統降臨前,HTC除了為運營商定制手機,還自建品牌,推出了HTC Touch、HTC Diamond等出色的手機。
上天是眷顧HTC的,因為除了微軟,它再次在智能手機全面爆發前,提前獲得了谷歌安卓系統這艘巨輪的船票。
2005年谷歌啟動手機系統研發時,HTC第一時間就瞄準機會加入了谷歌的"開發手機聯盟",全球第一臺基于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T-Mobile G1(HTC Dream)就是HTC和電信運營商T-Mobile在2008 年共同打造的。
這讓HTC在安卓手機里一戰成名,從此HTC開啟了在安卓手機市場的征戰殺伐。在接下來的兩年里,Hero、HD2,以及2010年的Google Nexus One都名噪一時。
截至2012 年,HTC在此前4年里發布了50 多款智能手機,將iPhone沒有占領的市場都收入囊中。這與在 WM手機時代一樣,因為在系統上占據了先發優勢,HTC幾乎也壟斷了安卓市場,成為這一時代最有能力抗衡IOS的安卓機皇。
一直到2011年,HTC還是安卓最大的手機廠商,拿下全球手機市場9.1%的份額,在美國市場出貨量超越蘋果三星等大廠,公司股票市值更是登上了338億美元高位,高于諾基亞、黑莓,在手機廠商里只低于蘋果。2011年HTC還拿下了當年MWC最佳手機公司的殊榮。
坍塌
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HTC能夠快速搶占市場,主要原因是因為獲得了操作系統方的支持,如果自身有些東西不能及時跟上,那么被合作方冷落的話將遭遇滅頂之災。
2010-2011年,谷歌的合作手機品牌向三星傾斜,試圖研發新的旗艦Nexus手機。自此,三星開始自己的安卓時代。HTC受到了一重打擊。
但是,獲得同樣系統資源的三星,卻有著比HTC更強大的供應鏈整合實力,同時技術專利儲備更是遠在HTC之上。HTC的另一重打擊就來自于疲于應對專利侵權官司。
2011年前后,蘋果起訴HTC專利侵權,并要求美國市場僅售29款HTC手機。當年12月20日,HTC被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判定部分手機侵權iPhone專利,有關產品被禁售。2012年,HTC在北美的市占比從之前的24%跌去了多半,僅剩6.2%。而在此期間,三星邁開了腿搶占市場,彌補了空缺。
其他手機廠商如法炮制,諾基亞、三星、微軟、黑莓先后以專利侵權為由,提出禁售HTC手機。而在2013年——2014年間,歐洲市場開始淪陷,荷蘭、英國、德國等部分型號的HTC被禁售。
此時,只有中國市場HTC還有一些話語權,但是國產手機聯合三大運營商,推出低端手機迅速占位了低價市場,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攻擊了HTC。而且,2011年誕生的小米手機更是快速卷走大量安卓手機市場。
HTC堅持主攻高端市場,還是堅持在2012-2015年內都分別發布了高端旗艦手機,HTC One X、HTC One M7、HTC One M8、HTC M9。但是,HTC對用戶對產品的輕視還是讓它連這可憐的一點市場都消耗殆盡。
比如HTC ONE X存在續航短、兼容性差、發熱大,還有系統卡頓嚴重等問題,引發消費者吐槽不斷。
M7本來是手握好牌,卻打的稀爛。手機發布會后,大家充滿期待,但是中國市場的用戶卻遭到了區別對待:金屬一體后蓋變成了三段式開合后蓋(卡口處毛邊很多),并且中框縫隙大,尤其電源鍵、USB接口位置,機身更厚,讓人覺得這是一部劣質手機。另外,在2013年,主流旗艦手機攝像頭都是千萬像素起,而HTC還用的400萬級,弱光環境下照片發紅發紫,被調侃為大姨媽"攝像頭。
在國際市場連連受挫的HTC,并沒有格外珍惜國內的消費者,反而用這種區別對待的方式失去了中國消費者的信任。人們不再寬容它,品牌影響力和形象一落千丈,帶來的自然是銷量的萎縮。
HTC的創新乏力,難以跟上時代的洪流。2015年的M9依然沿用了上一代的設計,而且前置攝像頭僅為400萬像素,M9+搭載聯發科芯片,定價卻還是高達4000多元,這讓人覺得難以接受。
低端市場被華米OV圍攻,高端市場打不過蘋果三星,HTC滿盤皆輸。
2014年,HTC的市場份額僅剩6%,2017年只有2.3%,也有IDC統計全球份額為0.68%。2018年有報道稱HTC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不到0.5%。這幾乎可以忽略的份額,已經宣布屬于它的時代基本終結。
其實,要說HTC崛起的原因,并非是其技術多么多么牛逼,而是恰好兩次搭上了移動操作系統的大樹,但是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它很快被其他竟對輕易打趴,無論是其他廠商獲得了一樣的系統先發資源,還是失手于專利戰,都是因為打鐵時自身不夠硬。
有行業人士點評,"本身HTC的核心競爭力就不足,跟國際大廠比,沒有蘋果的封閉生態系統,沒有三星的產業鏈競爭優勢,甚至沒有nokia,moto的技術底蘊"。
如果是說的通俗一點,"HTC早期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最早一批綁定Google,占據先發優勢;然后迅速鋪開銷售網絡,與全球運營商展開合作。"
谷歌與HTC貌合神離的組合
2015年開始,HTC調整主航道,轉向VR研究。經過一年多折騰,HTC在VR領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賣出42萬臺VR設備,位列全球第二;和惠普、Valve、戴爾等共建聯盟,為PC適配VR建立了標準;推出應用商店Viveport,為開發者提供測試版本;為了生態完整,HTC內容研發團隊Vive Studio成立,并通過主辦內容大賽號召VR原創內容產業加大投入;HTC甚至到游戲、醫療、教育等領域試探,以求得產品更多的落地場景......
然而,受眾市場比手機業小太多,幾十萬臺實在不能養活一個企業,另外用于消費的VR內容太少,行業發展遠遠沒有達到成熟的市場條件。這條路要讓HTC活下來,實在太窄了。
HTC開啟了賣樓為生的艱難日子。2015年12月,賣掉臺灣桃園的生產樓廠,拿到4億人民幣得以繼續生存。但是死亡威脅一直都在,2017年3月,又賣掉上海的手機制造廠,換得6.3億人民幣。都說一流企業賣概念,超一流企業賣大樓,HTC似乎在這個層面的確算的上與索尼一樣的超一流企業。
然而,超一流企業業沒有那么多樓可以讓它一直賣下去,急需有新的輸血渠道。
同年9 月 21 日,谷歌作價11 億美元(約 66 億人民幣)買下HTC,但谷歌的接手,卻并沒有給HTC一個光明的未來,相反,是為這個曾紅極一時的安卓機皇畫上了句點。
作為一家軟件立身的企業,谷歌更多的心思顯然是要用在夯實自己的軟件護城河上。當然,在硬件越來越重要的當下,它也愿意更多地涉足一些硬件領域。
收購完成后,HTC研發團隊中最出色的2000名員工被編入了谷歌代工智能手機Google Pixel的RD部門。
這種收購對于谷歌來說,既能擁有智能手機硬件層面的儲備,同時還有VR等物聯網產品的意外收獲,這結合谷歌在軟件系統層面的優勢,看起來這樣的合作無可挑剔。但是至今沒有看到一款特別令市場心動的產品出現,可見谷歌并不想花大力氣復活HTC的安卓手機。
有消息指出,谷歌收購HTC最大的私心是為了作為新系統的實驗工具。據稱,谷歌在為打造移動端新系統Fuchsia鋪路。2016年谷歌就對外公布了研發新操作系統Fuchsia的計劃,這可能會在將來的某個時候替換掉Android。
隨著開源的Android在全球智能手機上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廠商會根據自身條件去優化定制出獨特的手機系統,而谷歌對他們的控制權在削弱,推廣版本沒有多少話語權,而且安卓系統本身在運行時碎片化文件等不斷產生,讓系統越用越臃腫卡頓的事實一直被消費者詬病,谷歌希望能向蘋果那樣擁有一款掌握主動權的操作系統。
新系統研發是緩慢耗時的,更重要的是需要硬件廠商的配合測試,但是在目前安卓市場較為成熟的情況下,沒有廠商愿意冒險去大力投入新系統的測試,也不會完全聽命于谷歌。但是,收購后的HTC可以。
谷歌規劃的Fuchsia系統是一個跨平臺的解決方案,不止是適用于手機,而是桌面、移動和物聯網平臺都能覆蓋和兼容,恰好HTC兼具手機和智能穿戴設備經驗,簡直是天作之合。
另外11億美元就能拿下,相對于HTC峰值時338億美元市值,這實在有點劃算。
所以,一代安卓機皇成了別人刀板上的魚肉和實驗品,HTC的時代提前終結。
氣數已盡? 以史為鑒是假命題
"若未來手機廠商只剩下兩家,HTC一定是其中一家。"王雪紅說在HTC鼎神時期的話,聽起來是多么地傲嬌,又多么地無知。諷刺的是,這話一出,HTC手機就調轉車頭,一落千丈。
在這個全世界競爭最為激烈的行當里,沒有誰敢這么說,哪怕諾基亞,哪怕三星,歷史也證明,從巔峰跌落可能就是分分鐘的事。
其實我們在討論一個品牌一個企業為什么就突然敗落,總結了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是為何總是有企業倒下去,并沒有做到以史為鑒呢?
說得悲觀一點,這或許就是每個企業的氣數。它的"使用年限"是基本定了的,沒有多少人能超脫歷史,就算知道有些問題的處置上不妥、不對,但是企業里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局限的,有弱點的,無法每一次都做到準確糾偏,因為我們自己的欲望和弱點。
在HTC M7問題上,它的這種傲慢和不公平對待消費者的行為將得到的慘痛教訓在2017年另外一個品牌身上得到再一次的驗證。大家知道我說的是三星Note 7的爆炸事件。
而將帶聯發科處理器的M9邁上4000高位的錯誤的價格失衡,讓HTC再次失去人們的耐心。但2017年依然有一家廠商在用了相同的策略,搭載聯發科Helio X30處理器的魅族Pro 7Plus致臻版售價4080元。感覺智商遭遇侮辱的消費者當然不會買賬,隨后該機器成為年度價格跳水王都沒人買單。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以史為鑒,顯然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其實每一個手機品牌,它轟轟烈烈的幾年甚至十數年,哪怕最終沒落也并非倏爾之間的事。于企業而言,是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長長的光陰和經歷,但對于觀眾而言,只有幾千字就概括了,前面一千字里或許這家企業烈火烹油、風光無限,再往后翻兩頁它就慫了,跌落神壇被萬人踐踏。
這或許就是氣數,是所有品牌都繞不開的,只是有的氣數長,有的氣數短,有的死在這件教訓上,有的死在另外的短處。
引用一句經典的名言結束吧:所有的錯誤,我們都知道,然而終究改不掉。能改的,叫做缺點,不能改的,叫做弱點。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消費周刊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