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效應3》的幾種大結局一度引起網友熱議,電科技將通過本文與您一起探討。
客觀來講,《質量效應3》的結局其實還說得過去,合乎情理,甚至可以算得上是這一系列的絕佳收尾。有玩家抱怨結局沒有體現出角色在《質量效應》三部曲中的決策,在我看來這種說法并不完全正確,至少我最終選擇的結局與角色Shepard在游戲全過程中的行為和決定完全相符。“紅藍綠三選一”的結局設定雖然簡單粗暴,卻理清了此游戲看似不可解的劇情線。當然,劇情不是本文重點,故不在此細說。
《質量效應3》是這一系列游戲的結局。每一個主要任務的結束是一個結局,大部分支線任務的結束也是一個結局。《質量效應3》在游戲開始時,就著手解決前兩部曲遺留的問題。隨著任務的進行,前兩部游戲中埋下的伏筆一一得到呼應,玩家也因此能夠記起之前的經歷,進而產生情感共鳴。對于大成本太空冒險類RPG游戲來講,在情節的呼應上,《質量效應3》可謂一大進步。
盡管網友評論褒貶不一,在我個人看來,《質量效應3》大結局和它的“神堡”擴展包結局都極為巧妙。
巧妙結局之Mordin
在《質量效應3》中,許多隊友都會犧牲。Mordin,Legion,甚至主角人物Shepard都有可能為了全局利益奉獻自己的生命。這些角色中,我最喜歡Mordin Solus。Mordin Solu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英雄,他是一名具有非凡才能的科學家,但他創造了游戲中邪惡的Genophage。Mordin Solu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后非常悔恨,決定不顧一切挽救后果。《質量效應2》中Mordin Solu已經表現出一點悔恨之情,他的這種價值觀對整個游戲的勝利來說必不可少。
到了《質量效應3》中,Mordin Solu已經下定心治愈自己曾經創造的Genophage。但根據游戲的設定,釋放治愈疫苗的同時會引發爆炸,Mordin Solu也因此死亡。不同于Shepard的其他隊友,Mordin并不是完全堅持正義的戰斗者,他犧牲自己治愈Genophage只是出于一名科學家的責任感,就像他對Shepard所說的那樣,“這是我的項目,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責任”。
巧妙結局之Thane
Thane的死亡算不上偉大犧牲,因為游戲中我們早就知道他會死,一切都在預料之中。但對于Thane個人而言,他也獲得了一場悲傷的勝利。游戲中Thane的故事圍繞他的兒子Kolyat展開,Thane希望阻止兒子當殺手,經過努力他成功實現了自己的愿望。Kolyat和Shepard陪伴在臨終前的Thane身旁,其他家人也圍繞著他,這讓無法與Shepard一起參加最終戰役的Thane有了一絲安慰。
通常情況下,游戲主要角色的結局都會轟轟烈烈,絕不會像Thane一樣平淡。比如Mordin和Shepard可以犧牲,但絕不能平靜地死在醫院中,死在親人的陪伴下,所以Thane的結局可謂與眾不同。這種情況下,Thane不再是游戲中的戰士,他只是一個普通平凡的人。《質量效應》的開發商Bioware也通過這一方式,提醒我們作為游戲之外、現實生活中的個體要珍惜重要的事物,比如我們深愛的人,比如我們追逐的夢想。
巧妙結局之Citadel
通過上面的介紹,不難看出《質量效應3》是一款基調灰暗的游戲。但是它的擴展包“神堡”(Citadel DLC)卻截然不同,走的是輕松爆笑路線。擴展包“神堡”與整體故事情節沒有直接關系,所以玩家不妨在整個游戲通關后,再來體驗“神堡”中的爆笑與溫馨,就當為沉重的結局增加一個美好的番外吧。
擴展包“神堡”的很多片段都值得一提,我就不在這里單獨列舉了。它將我們熟悉的笑話拆分、重建、修飾,可以說是開發商Bioware制作過的最有趣的游戲。
擴展包“神堡”也可以看成《質量效應》系列游戲的結束語。威脅消除后,Shepard和他的隊友有這樣一段對話,
Shepard:“我們經歷了一次很精彩的旅程!”
隊友:“不是很精彩,是最精彩!”
短短的兩句話就為《質量效應》三部曲和上百個小時的游戲過程做出了最好的總結。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我是Jennifer Hale的超級粉絲,但要說整個系列中表現最出色的配音演員,非Mark Meer莫屬。Mark Mee的聲音感情充沛,在游戲接近尾聲時尤其煽情,幾乎讓許多玩家也熱淚盈眶。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青海之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