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華為公司2月24日發布的華為Mate X手機海報。 新華社發 |
連日來,科技界的熱詞莫過于“折疊”和“5G”了。
火熱進行的MWC2019世界移動通訊大會上,華為發布了首款5G可折疊屏手機Mate X,而多家中國廠商也發布了5G手機。華為Mate X的售價是2299歐元(約合17498元人民幣),而其他品牌的5G手機也預計價格不菲。華為Mate X價格出來后,很快“刷屏”了。有網友躍躍欲試,有網友覺得現在買是“交智商稅”。本期科技能見度就和諸位讀者探討一下,這些炫酷手機究竟值不值得買?
●南方日報記者 姚翀 策劃統籌:張志超
折疊手機熱度不斷升高
不得不說,此次華為發布5G折疊手機,“驚艷”了中國消費者,其中也有著三星手機的功勞。
實際上,在華為發布5G折疊手機Mate X之前,三星就搶先發布折疊手機Galaxy Fold。該手機搭載了兩塊屏幕,一塊位于機身外側的一邊,適合折疊狀態下使用,另一塊屏幕只有在機身被展開時才會出現。華為Mate X則只采用了一塊外置屏幕,完全展開時,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塊8英寸、8:7.1的2480×2200 OLED顯示屏。折疊起來后,一塊大屏會變成兩塊分別位于機身正、反面的“小”屏。
從手機觀感上講,不管是折疊狀態下還是展開狀態下,Mate X的可用屏幕面積都比Galaxy Fold大很多,而且華為Mate X的設計感和美觀程度也比Galaxy Fold要好,也正是在這種可視的對比差異下,華為Mate X為人贊賞。
值得注意的是,Galaxy Fold不是全系支持5G,而華為Mate X則是徹底的5G手機,其處理芯片和基帶芯片都是華為自主研發制造的。談到5G手機,本周MWC2019世界移動通訊大會上,5G手機的發布可謂“迸發”,除了華為,OPPO、小米、中興、一加等也都發布了5G手機,只不過它們的5G手機還沒像華為那樣是折疊屏手機,仍然是目前我們的普通屏幕手機。
對于5G、折疊手機熱度的不斷升高,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解析,近幾年手機已無太大創新,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和動力也減了不少,現下5G手機、折疊手機等,可以說是數年來手機在科技上比較大的創新,再度刺激了人們的神經。
可彎折屏幕“沒準備好”
既然叫折疊屏手機,其主要的“黑科技”當然是集中在手機屏幕上,那究竟目前兩款折疊屏手機的屏幕有何神奇之處?
華為Mate X用的是國內最大的平板制造商京東方提供的OLED屏,而三星用的是自家生產的OLED屏。什么是OLED屏?這是和目前大多數人使用的手機和電視所采用的液晶屏幕即LCD屏相對的一種材質。OLED的中文叫有機發光二極管,在顯示原理上,OLED屏是自發光,而LCD屏是背發光。
OLED屏為普通消費者所知道,應該是在蘋果推出iPhone X的手機之后,該款手機即采用OLED屏。相比LCD屏,OLED屏有很多優勢,比如說可以更薄、對于黑色的顯示更逼真等。然而,如果讓我們把視線回到折疊屏手機上,OLED的另一個突出優勢不得不提,就是“可卷曲”,這種“可卷曲”的OLED稱為柔性OLED,而這也正是折疊屏手機推出的基礎。
從這個角度講,折疊屏手機前景如何,很大程度上還要看柔性OLED屏制造的“臉色”。不過,很可惜的是,現在的OLED屏制造及批量生產并沒有那么美。
當前,在全球范圍內針對智能手機的柔性OLED屏的供應上,韓國三星的實力最強,幾乎一騎絕塵。面板(屏幕)制造市場分析機構奧維睿沃(AVC Revo)預計,2019年韓國面板廠商仍然主導智能手機柔性OLED面板市場,出貨量將達2億片,占比91.7%。2019年中國面板廠商中智能手機柔性OLED出貨量將達1800萬片,占比8.3%,其中京東方將成2019年國產柔性OLED出貨的主力軍。
一個嚴峻的事實是,除少數大廠外,目前國內諸多面板(屏幕)制造廠商都宣稱已建成柔性OLED產線,但其量產的水平和產出屏幕的質量仍存疑。
“現在生產柔性OLED屏的關鍵材料大部分來自韓企,難免受制于人,而國內各面板(屏幕)制造商柔性OLED屏幕產線的良率也還需要時間去爬坡提升。”奧維睿沃高級分析師哈繼青說。
這也影響著折疊屏手機屏幕的維修成本。蘇寧通訊公司售后服務中心總經理陳媛向南方日報記者分析,柔性面板是最新技術,產能也跟不上,會讓維修和更換成本大大提升。
5G手機卡“沒有排期”
說完了屏幕,我們接著來說說現在最新款手機的5G功能。拿著5G手機,我們能用它感受5G網絡嗎?
答案令人“失望”。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它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
先說說5G手機為什么具有5G的能力。記者注意到,目前廠商所發布的5G手機,多是因為采用了高通、華為提供的5G處理芯片和基帶芯片而具備了5G能力。有意思的是,截至目前,具備手機芯片研發生產能力的蘋果今年并沒有推出5G芯片的打算,亦沒有推出5G手機的計劃。
不過,要注意的是,5G手機光有5G能力是不夠的,最重要的,還得有5G手機卡。5G手機卡在哪兒?2月初的時候,中國電信下發了首張5G網絡下的SIM卡,也就是5G手機電話卡,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率先嘗鮮。不過,業內指出,這張手機卡只是運營商象征性、形式性地向合作伙伴發放5G SIM卡,現階段還不能使用。
廣東電信的技術人員則告訴記者,今年只是5G的預商用之年,5G SIM卡的推出并沒有排期,沒有5G手機卡,即使你拿著5G手機,去到運營商已經鋪設了5G網絡試點區域,也沒有辦法用5G手機連接5G網絡。
而記者從移動、電信、聯通多方又了解到,目前5G應用試驗中所采用的聯系方式,是通過Wi-Fi的方式,即采用一臺5G信號終端,把其作為“熱點”,然后通過連接此熱點發出的5G信號使用5G網絡,其實際操作就如果我們日常使用手機打開個人熱點共享4G網絡信號。在這種方式下,其實用戶不需要用5G手機,也能通過Wi-Fi連接入5G的局部試驗網絡。
生態系統構建尚需時日
“柔性OLED使用了PI(聚酰亞胺),PI是一種具有柔韌性的塑料材料,這使得其可以卷曲。”哈繼青向記者剖析,“但是,在硬度上,其和玻璃還是有較大差距,抗滑損抗外力肯定不如現在的LTPS。”
一旦不抗損,按照國內多數消費者保護貴重手機的思路,是不是我們貼下膜再帶個手機殼?不過,問題又來了。“鋼化膜硬度夠了但是柔韌度不夠,再堅固的鋼化膜也折不了,要么碎了,要么就彎了。而且彎折處膜也會分離;手機殼更別想了,套上去就折疊不開了。”部分手機維修人員說。
而華為、三星都在折疊屏的折疊之處采用了鉸鏈技術。三星表示Fold的鉸鏈壽命為20萬次,華為則沒有給出相關的數據。有業內人士指出,20萬次聽起來很多,但是20萬次折疊不壞和20萬次折疊手感不變是兩個概念。
記者亦注意到,在5G折疊屏手機發布會現場,展示時候,手機打開的是地圖、拍照、網頁瀏覽等第一方應用。然而,在我們手機上的應用絕不止這些,大量第三方應用更是主力。這樣一來,包括游戲等第三方應用在折疊屏上包括顯示分辨率、畫面轉換等適配就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前三星和華為在折疊屏手機上處于領先地位,但是任何廠商都需要解決一些問題,整體而言,當前折疊屏手機生態尚未建立。”TCL通訊全球銷售與市場中心總經理李紹康如是說。
鏈接
折疊屏鉸鏈技術是什么
如果我們有一塊柔性OLED屏,左右兩邊都可以設計制造成手機的正背面,這時候就可以將手機進行彎折。然而,柔性OLED不抗損的特性,使得中間彎折處在多次彎折后極容易損壞,這時候,就需要鉸鏈設計,在中間彎折處進行結構加固。
實際上,類似的結構在一些筆記本的屏幕連接上可以看到,比如微軟的surfacebook就采用了鉸鏈。但相比之下,在折疊屏手機上采用這一技術,難度更大,華為就稱其鉸鏈加入了100多個零件結構。
目前,華為、三星、TCL都在各自的鉸鏈設計上申請了專利,都沒有透露具體技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當前華為的鉸鏈設計讓折疊后的手機厚度最小,而兩塊屏幕貼合度也更好。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諾基亞7250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