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永波。最近我去石園東區和西區間的小廣場遛彎,發現總有人三三兩兩挨得挺近,邊聊天邊散步。希望街道解決一下這事啊。”3月1日晚上10點,一通突如其來的電話,打給了正準備睡覺的趙永波。“雖然現在疫情控制得不錯,但還是不能放松啊!”電話那頭說。
趙永波是順義石園街道“12345”市民服務熱線專班的負責人。掛掉電話,當晚他就失眠了。第二天一上班,他就開始和相關部門、社區一一聯系,合力解決居民的訴求。“趙老您好,您昨天跟我反映的事,已經安排解決了!是這樣的,我們各社區都有勸導隊,針對您說的情況,我們擴大巡查范圍,由周邊的社區負責巡查,及時提醒居民注意防護!”
“這就是我的工作常態,24小時都得保持開機。”趙永波說,自從負責便民電話工作后,每次居民來電結束時,他都會告訴居民“我的手機號是XXX,您記好嘍!有啥事您隨時都可以聯系我!”就這樣,知道他手機號的居民越來越多。慢慢地,從一開始的每天幾個來電到十多個來電,前不久他甚至一天接了20多個居民來電。
據了解,眼下疫情期間,直接打趙永波手機的人更多了。有雪天買菜尋求幫助的、有反映風吹卷門墊的、有詢問如何辦出入證的、也有咨詢社區防控措施的……不管幾點鐘,來電者是誰,反映什么問題,他都一一耐心解答。接打電話多了,手機耗電也快,為了讓居民隨時都能聯系上自己,趙永波每次外出時都會隨身攜帶充電寶。而當他回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給手機充電,保持手機開機、滿電狀態。
“他就是這么個人,干事拼命!有時剛到家,一個電話便又起身趕赴社區解決問題。”趙永波的愛人說,她之前也曾有過抱怨。不過,每當看到趙永波因為說話過多而顧不上喝水、嘴唇干裂時,還是默默地給他備上菊花水。
“我是基層工作人員也是普通人,大家面對疫情的焦灼心情我也有,特別理解。”趙永波說,面對疫情沒有人能獨善其身,自己能做的就是做好本職工作。“接好一個居民來電,安排督促盡快辦理,努力讓群眾放心、安心!”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李松林
編輯 王海萍
流程編輯 劉偉利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2019年性價比最高的筆記本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