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數字文化產業在近年來取得了蓬勃的發展。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短視頻、音樂影視、網絡游戲等線上文化產業在宣傳公益、傳播知識、促進經濟復蘇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并在逆境中迎來新增長。
《中國數字文化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數字文化產業產值將達8萬億。行業的快速發展,不僅得益于自身的娛樂和傳播屬性,還有政策的長期引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政策扶持,強調數字游戲功能性
2016年,數字創意產業首次被納入《“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成為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產業并列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而數字創意產業在文化領域的具體體現,正是數字文化產業。
其中,廣受年輕一代歡迎的數字游戲行業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導扶持下精品頻出。2016年底,《關于實施“中國原創游戲精品出版工程”的通知》指出,為提高游戲品質,擴大原創游戲精品市場供給,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不斷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2016-2020 年將建立健全扶持游戲精品出版工作機制,累計推出 150 款左右游戲精品,落實鼓勵和扶持措施。
有關部門出臺的多項法律法規、政策指導,為數字游戲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2019年《游戲適齡提升草案》發布,強調企業應拓展游戲寓教于樂等功能,打造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優秀游戲,并積極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用精品游戲講好中國故事。
可見,在游戲娛樂性和品質感的基礎上,近年來有關部門愈發注重游戲的功能性及其產生的正向影響。
北京市在2019年底出臺的《關于推動北京游戲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更是直接使用了“功能游戲”的概念,給出了更加明確的指導方向。《意見》中提到,突出游戲社會應用價值,強化游戲教育引導功能,鼓勵研發軍事模擬、教育培訓、醫療健康、市場營銷、政府管理等功能性游戲。
就在上月,北京市北京石景山區出臺《促進游戲產業發展實施辦法》,設立每年3000萬元游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引進企業、精品游戲研發、產業空間拓展、吸引人才、電子競技等五個方面,打造游戲產業特色區。鼓勵功能性游戲以及蘊含正能量的、拓展創新能力的、拓寬知識結構的社會化功能游戲的研發。
在政策層面,有關部門對功能游戲的認可和扶持無疑是功能游戲細分領域的強心劑和風向標,而在產品層面,國內外的優秀功能游戲作品也為我國精品功能游戲的打造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傳遞社會正向價值,功能游戲大有可為
放眼全球,功能游戲已在諸多領域擁有成熟案例。
例如,軍事模擬游戲《美國軍隊》(America's Army),截止2006年其注冊人數已超過700萬,被認為是“第一個成功的、執行良好的嚴肅游戲”;瑞典推出教學游戲軟件《SmartKid》,向孩子們教授數學知識;風靡一時的《太鼓達人》原本是專為老年人設計,用于提升手腦協作能力,預防阿爾茨海默癥的功能游戲;蛋白質設計游戲《Foldit》,用戶可以設計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質,一些設計成果已經通過了科學家的實驗檢驗,被證明可以穩定存在,在疫情期間,用戶也能通過這款游戲參與到抗擊病毒的研究工作中來。
再將目光轉向國內,陪伴了我們近20年的《金山打字通》就是功能游戲在教育方面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其附帶的5款打字游戲為枯燥的打字練習過程帶去了不少樂趣,成為了許多小朋友的打字啟蒙“老師”。
在數字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功能游戲自2018年初起迎來了一輪爆發熱潮,國內游戲廠商響應相關政策,在科普教育、弘揚主旋律、傳遞正向價值、傳承中華文化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諸多嘗試和探索。
在宣傳公益、傳遞正能量方面,中國首款防艾科普公益游戲《藍橋咖啡館》將防艾相關科普知識融入游戲,讓大眾從游戲中讀到病患角色的治愈歷程,普及防艾,消除歧視;模擬視障人士視覺感受的出行體驗游戲《見》,讓用戶真切體會到視障人群的交通出行與日常生活中的不便,引起用戶自發呼吁增強視障等更多殘障人士的關愛。
《佳期》、《故宮:口袋宮匠》等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游戲,分別向用戶展現了中國傳統節日、傳統建筑的魅力,通過數字化的方式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2019年底,騰訊游戲啟用全新品牌主張“Spark More去發現,無限可能”,在這一主張下,功能游戲成為了騰訊進一步探索社會正向價值的重要媒介。
近日,在騰訊游戲年度發布會上,騰訊游戲追夢計劃發布了《普通話小鎮》、《健康保衛戰》和《畫境長恨歌》三款功能游戲。《普通話小鎮》響應《推普脫貧攻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幫助貧困地區青壯年掌握基本的普通話交流能力,提高基本素質、增強就業能力,助力脫貧攻堅;《健康保衛戰》是在國家《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政策下打造的健康科普休閑塔防游戲;《畫境長恨歌》則是一款聚焦傳統文化出海的唐詩經典水墨解謎游戲。這三款產品從關注社會公益、提升大眾健康意識、傳承傳統文化三大方面探索著游戲可承載的社會正向價值,并通過游戲為大眾傳遞溫度。
面向多種領域、針對不同人群的功能游戲體現了中國企業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與思考,也為整個數字文化產業探索社會價值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思路,數字文化產品不僅是娛樂的工具,它們也漸漸承載起科教、公益等更多具有正能量的功能。
中國企業通過游戲等新興數字文化載體,更大限度地發揮數字文化產業的正向社會價值,探索其人文意義,輸出創造美好生活的文化力量。
疫情仍未完全褪去,但這些身處數字文化產業的中國企業未曾停下腳步,以文化的力量,堅定地為社會帶去溫暖。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傳遞社會正向的數字文化產品,以數字科技展現人文力量,彰顯社會價值。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童年游戲機里的游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